小學部根據學生年齡特點,確立生活自理、心理自信、學習自覺、行為自律、 健康自強的培養目標,充分發揮十大特色優勢,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基礎知識、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,塑造品德和價值觀、提升邏輯思維能力,發現興趣與潛能、發展社會交往能力,促進綜合能力提升、身心全面發展。
01、沉浸式學習培養創新思維
積極引入各類實驗項目和競賽活動,舉辦數學節、知識競賽、學科講座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,將知識從課堂延伸到生活實踐,讓學生在情感參與中感受知識的魅力,在動腦動手中深化理解,增強體驗、沉浸情感,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。
02、小班額教學讓育人更精準
每班嚴格控制在36人以內,班主任駐班,構建“國標+校本”課程體系,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關注與指導,使學生更積極地融入課堂教學,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、不懂就問的習慣、合作交流的習慣。
03、貫通式培養助力小初平穩過渡
統籌小、初教學內容,在六年級前置初中銜接課程,實現師資、課程教學、軟硬件設施等資源共享共通,助力學生實現小初平穩過渡。
04、多元化校本課程賦能個性化成長
在保質保量完成國家標準課程以外,為學生量身打造3+2特色課程模式,做到學業與特長并舉。
| 必修 | 游泳 、樂器(鋼琴、古箏、小提琴三選一);STEAM |
| 科技與科學選修 | 數學思維、圖形化編程、無人機、機器人、C++、 Deepseek、人工智能 |
| 藝術與人文選修 | 鋼琴、小提琴、古箏、尤克里里、吉他、架子鼓、中國舞、街舞、獨唱、創意油畫棒、 國畫、水彩畫、專業素描、沙盤、圍棋、硬筆書法、口才與演講 |
| 體育選修 | 足球、籃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 、排球、網球高爾夫、棒球、游泳、武術、健美操體能訓練、馬術、擊劍 |
學生每學期必修STEAM、游泳、樂器(鋼琴、小提琴、古箏三選一)3門必修課。同時,在體育、科技、藝術三大類共30多門課程中,自由選修其中的兩大類的各1門課程(共計2門),發掘興趣、激發天賦,培養學生跨學科思維,賦能個性化成長,拓寬未來升學和發展視野。
05、語言學習拓展認知理解力
將語言作為學習重點,大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。小學一年級開設英語課,多語種班配備英語外教,同時還開設日、西班牙等第二外語,讓學生接觸多元語言及相關文化,拓展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。
06、情感學習喚醒生命內在力量
注重培養學生時間管理、計劃管理能力,喚醒自主學習意識,增強自驅力,逐步實現從“要我學”到“我要學”的轉變,成為學習的主人。同時,設計一系列社會情感學習(SEL)課程,引導學生面對情緒,接納情緒,進而控制情緒,學會與他人有效溝通、有效協作。
07、獎學金制度托舉優秀未來學子
針對5-6年級在讀學生,組織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評估,通過綜合考察學生的學業成績、創新能力、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表現評定獎學金資格。其中,排名前3.6%的學生正式入學后頒發全額獎學金,排名前7.2%的學生頒發半額獎學金。
08、營養均衡膳食助力學生健康成長
通過專業渠道采購新鮮優質食材,在保障飲食安全的基礎上,科學規劃營養攝入,有效支持學生身心發育。每日除早中晚餐外,嚴格實施三餐兩點(上下午課間各提供一次應季水果、食堂自制西點和健康飲品)。同時,校長陪餐、師生同餐確保餐飲質量和學生健康。
09、生活老師全程保駕護航
安排經驗豐富、充滿愛心的生活老師全程陪伴,指導學生打理個人衛生、保持宿舍整潔,教會學生與室友和諧相處,為學生提供細致入微的關懷與指導。
宿舍每間4-6人,配備冷暖空調、獨立衛生間、盥洗室和儲物柜。同時,設有閱讀區、直飲水機、公共淋浴間、公共衛生間、洗衣房以及無障礙衛生間等設施,保障學生心無旁騖投入學習。
10、高水平硬件設施打造一流育人環境
校園內,西府海棠、紫薇、紫丁香、杏樹、李子樹、蘋果樹等喬灌木郁郁蔥蔥,大面積草坪綠意盎然。
現代化圖書館、高規格教學樓、百人演藝廳、理化生實驗室以及鋼琴、古箏、架子鼓等專業教室,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空間和成長環境。

評論0
“無需登錄,可直接評論...”